返回首页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院内新闻
人事教育
 
院内新闻

精彩导读

【摘要】历史廊道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群体记忆的重要载体,通常,城市尺度上的历史廊道地区一般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是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类型对象。本文在挖掘历史廊道历史文化、线性空间、资源依托三重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廊道保护、再生和利用中在整体性层面上所出现的普适性问题并探索了解决途径,并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探索了历史廊道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对我国今后历史廊道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及城市设计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技术与方法;历史廊道;京杭大运河;杭州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ED URBAN DESIGN IN HISTORICAL CORRIDOR AREA: A CASE STUDY ON HANGZHOU SECTION OF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ABSTRACT: Historical corridor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urban history, culture and group memory. Generally, a historical corridor at the city scale hol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integral, and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ypological object for related researches of integrated urban desig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triple features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e, the linear space, and the resource suppor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niversal problems at a general level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regene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istorical corridor area, before making further efforts to explore possible solutions. Furthermore, with the Hangzhou section of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echnical methods applied in the integrated urban design of the historical corridor area. The resear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urban design of the historical corridor area in China.

KEYWORDS: integrated urban design; techniques and methods; historical corridor;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Hangzhou

1
 

 导言 

历史廊道一般是指依托河道流域、车马驿道、防御设施等线性空间,目前仍存有较多物质遗存和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史、科技史和历史事件见证意义的轴带地区。今天所认定的历史廊道主要兴起于前工业时代,是该时期重要的产业经济和物流交通廊道,同时也表征着特定的文化线路。近代以来,交通等主导功能有所改变,但由于大量物质性历史遗存和大量依附而生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历史廊道地区仍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群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其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多年来,国内外对历史廊道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自19世纪中叶以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和范围不断扩大,《内罗毕建议》、《华盛顿宪章》等重要文献的制定,表明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实际上已经扩大到相关的整个历史城镇和区域,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起共同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遗产加以保护。查尔斯·利特尔(Charles Little)在《美国的绿色通道(Green way for American)》中将风景或历史线路绿色通道归类于绿色通道;弗林克(Charles A Flink,1993)进一步提出了“遗产廊道”的概念,即“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国内学者王志芳等(2001)指出了遗产廊道保护体系对我国相关遗产廊道、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规划的启示。李伟等(2004)提出了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同时,国内外先后开展了大量历史遗产廊道地区的规划实践,如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卡姆波斯拉朝圣之路”、法国“米迪运河”以及我国的“丝绸之路”研究等。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跨国、跨地区的宏观尺度,其关注焦点主要是针对历史廊道地区历史文化特征及其保护,相对而言,关注面向未来、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并可包含适度技术干预的整体研究较少。

历史廊道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群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历史廊道地区具有历史文化、线性空间、资源依托三重特征。对于具有城市尺度的历史廊道地区而言,因其突出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空间关系、文化资源和跨行政区划的类型属性,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是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实践类型。这类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主要是针对具有城市整体功能或和相对独立的大尺度范围的城市片区,注重城市设计成果经由规划管理传导的技术导向特征,其研究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基本原理的掌握和技术方法的支撑。同时,历史廊道也往往是关乎城市整体的公共行为场所体系、绿地开敞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历史廊道地区开展基于规划长效管理要求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尝试以整体视角,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景观综合提升项目为案例,探讨历史廊道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实践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大运河历史廊道的三重特征 

京杭大运河历史廊道是典型的历史廊道,具备历史廊道地区的三重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有8条,分布于北欧、中东、东亚、北美等世界重要的文化地区(图1,表1)。虽然运河长度、开凿时间各不相同,但均以交通运输为主要功能,沟通主要文化地域的纽带,并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运河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运河的交通运输功能逐渐衰微,逐渐被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功能取代,但作为文化孕育场所的运河仍承担着文化联通的功能。虽然各运河保存程度各不相同,文化挖掘程度也相差很大,但均面临着运河特色历史文化遗存梳理和保护不足、河道及沿河线性空间品质提升度不够、对河流、沿河文化、沿河景观的挖掘不够这3个核心问题。

▲ 图1 世界遗产运河分布

Fig. Distribution of Word Heritage canals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下同。

 表世界遗产运河比较

Tab.1 Comparison on World Heritage canals

与其他申遗运河类历史廊道相比,京杭大运河具有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漕运惟一的特征,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线性历史空间、滨水地区三重特征。

京杭大运河的雏形最早形成于春秋,迄今历经19个朝代2500余年,汇聚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京杭大运河串联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淮河文化、吴越文化4大文化片区,包含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是特色文化传承和交流的纽带。同时,京杭大运河汇聚了各时期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记忆和群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呈现为线性廊道空间的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交汇,有着承接南北、联通纵横、串联都省和融古汇今的线性空间特征(图2)。京杭大运河拥有丰富的河岸类型,从运河开凿起便聚集了众多聚落人居空间和生活生产活动。杭州段运河也不例外,虽几经兴衰,但其基本的集聚功能并未改变,但今天正面临着空间环境品质优化和整治的突出问题,具体体现在沿岸空间宜居性不强,缺乏对以人为本空间品质塑造等,这些也是线性历史空间在当代面临的普遍问题。

 图2 京杭大运河研究范围

Fig.2 Research scope of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具有“河、汊、弯、洲、港、汇”丰富的水系空间形态,作为与历史名城杭州唇齿相依的母亲河,串联了大量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典型的滨水空间。运河开凿至今,功能不断转变,运输功能已逐渐淡化,休闲娱乐、景观展示等功能不断增强。对运河的关注点也更加多元,由对单一交通的关注转为到对交通、展示、游憩、观赏等的综合关注。

3
 
 历史廊道地区的核心问题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具有承北启东、交纵接横、辞都迎省、融古汇今的特征,是京杭大运河的典型区段,其面临的问题也是历史廊道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京杭大运河是杭州的生发之河、开放之河、繁荣之河、风韵之河,是杭州城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具有的重要基石。因此,通过城市设计的研究手段,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作为典型范式对解决大运河面临的普遍问题,提升运河的空间品质,促进运河沿岸的城市繁荣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范围南起江干区三堡船闸,北至杭州市界,包括京杭运河及其中线、东线河道,全长约54km。两岸用地宽500~1000m,其中绕城公路以南由岸线以外大致500m的主要道路所围合的街区界定,绕城公路以北大致按两侧各1000m宽度界定,所涉及用地面积约90km2(图3)。

 图3 研究范围

Fig.3 Research scope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所面临的历史廊道地区的普遍问题有:

(1)对历史典故、事件传说等历史文化信息的空间具化与展示彰显不足。京杭大运河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历史传说及历史事件,但由于缺乏挖掘和梳理,尤其是缺乏具体的建设落地,大运河的历史人文气息并没有得到体现,导致历史文化信息的模糊性,整体性展示难以实现。

(2)对运河沿岸线性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价值提升不够。京杭大运河汇聚了大量的居住空间,但由于缺乏整体性的适宜人居环境提升,大运河的沿岸线性廊道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品质亟待提升。

(3)缺乏对城市游览特别是动态观赏体系的架构。京杭大运河汇聚了大量的历史、产业、城市、自然等不同类型的景观资源,但由于缺乏对观景空间统一的构建与打造,尤其是缺乏对动态观景体系的空间营造和策划,使得大运河实际的动态观赏效果不佳。

针对以上线性历史廊道地区的普适性问题,笔者通过构建历史文化全息系统、物理环境空间模型等系列技术方法予以应答。

4
 

 解决问题的技术族群 

通过构建历史文化全息系统、城河空间形态系统、动态视觉观览系统来解决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为解决历史廊道地区的普遍问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体系(图4)。

 图4 技术框架

Fig.4 Technical framework

4.1  历史文化全息系统

历史廊道地区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演化发展中,汇聚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人文典故信息,这些非物质历史文化信息虽然广为人知但却缺乏空间的系统梳理和统筹,为历史廊道地区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与发展带来一定困难。构建统一的历史文化信息平台,并通过该平台进行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协调、保护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总体设计中,通过构建历史文化全息地图,解决了历史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为历史廊道地区历史文化信息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范本。

历史文化全息地图在统一矢量底图上,综合尺度地图法、特色要素评价法、历史文化要素叠合法构建,将大运河的历史传说、人文信息等进行汇总,并解析了大运河杭州段的核心价值、运河特色和人文情怀等3方面问题,并借助该平台可进行运河多元文化展示体系、产河互动体系、世遗保护点监测体系构建(图5)。

 图5 历史文化全息系统叠加

Fig.5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olographic system overlapping

多尺度地图分析法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进行全球、整个大运河、杭州城三视角下的研究,最终剖析出京杭大运河的核心价值,明确了杭州承北启东、交纵接横、辞都迎省、融古汇今的重要地位,以及大运河作为杭州的生发之河、开放之河、繁荣之河、风韵之河,对杭州城的重要作用。三重视角下尺度地图法研究最终明确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总体保护的核心价值及分段保护的核心特征,为运河保护提供了明确目标。

特色要素评价法明确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弯,汇,汊,港,洲”的水系形态特征,并建立了特色要素分级评价体系,对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运河工程遗产、运河聚落遗产等9类81个要素进行6个维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通过雷达模型进行表达,最终将特色要素划分为标志要素、优势要素以及基本要素3个等级,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的空间要素特征。最终,将水系形态特征以及特色要素分级评价结果汇集到历史文化全息系统。通过该方法将运河形态、历史要素进行梳理及汇总,明确了运河历史文化及自然水系物质要素保护特征,为运河物质要素保护提供了平台及依据。

历史文化要素叠合法将运河历史事件进行了汇总,将现存历史文化资源点和历史事件、百工市集、民俗节庆活动进行叠加,并依据年代、保存现状、现状用地性质、更新难度、价值和现状拆改留难度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历史文化资源点的处置方式。通过该方法将运河的物质要素赋予人文情怀,强化了运河的场所特征。

历史文化全息系统不仅对运河的历史文化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进行了汇总及梳理,而且将每类要素进行了“价值—时间—事件—空间”四维统一,为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提供了统一平台。在运河项目中,通过该平台进行了运河多元文化展示、产河互动、世遗监测体系的构建。

在运河多元文化展示体系构建中,利用历史文化全息系统中的文化发生时间、文化重要事件及文化发生地点的“时间—事件—空间”三维度对应关系进行了运河多元文化提炼与打造,将运河文化分成古代、近代、现代3个时期,漕运仓储文化、宗教文化等12类进行特色文化营造,并结合运河水系形态特征进行空间落实;在产河互动体系构建中,利用历史文化全息系统中运河价值定位、产业分布特征及发生地点的“价值—时间—空间”三维度对应关系,对运河新旧经济产业的类型选择、空间选择进行了探讨,最终形成运河滨水集聚、轴线拓展、特色串联一河三带的产业空间结构;在世界遗产监测体系的构建中,利用历史全息系统中历史人文信息价值判断、发生地点的“价值—空间”二维对应关系,对运河自然水系格局、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进行了探讨,最终构建了分期保护利用引导及各重点区资源点保护利用引导。

4.2  城河空间形态系统

运河沿线汇聚了大量的人居空间,但舒适度不高,影响了沿河空间的宜居性。构建沿河物质空间与物理空间综合平台,并通过该平台进行沿河公共空间开发强度与宜居性分析,提出公共空间优化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总体城市设计中,构建了基于物质空间分析与物理环境分析的城河空间形态系统,通过该系统控制了运河开发强度、优化了沿河公共空间品质、增强了运河的宜居性,同时也为沿河线性地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提供了范本。

城河空间形态系统在统一的平台上,综合物质空间分析法、物理空间分析法建构,将大运河物质空间要素、空间品质要素进行了汇总,并回答了大运河杭州段如何进行开发,进行怎样的开发两方面问题,并借助该平台构建城河格局体系、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物质空间分析法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体系要素(中心体系、历史文化体系、生态景观体系)、系统要素(道路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特征要素(水体感知特征、土地地价特征等)进行汇总,并采用GIS等空间分析技术,对大运河未来物质空间系统进行预判。最终得出了运河沿岸物质空间开发强度指标控制分区(图6)。研究通过三类要素叠加下的物质空间分析对未来运河沿线的最优空间形态进行了判断,为运河保护提供了明确了空间形态引导。

 图6 控制指标分区

Fig.6 Control index zoning

物理空间综合分析法是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风环境要素、热环境要素、声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发现各类环境要素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空间策略进行优化,具体的分为“整体评估”、“节点评估”、“优化策略”三部分。以热环境要素分析为例,在“整体评估”中,搜集杭州50年热环境气象数据,分析杭州热环境特征,并应用相关技术分析软件对运河沿岸空间进行热环境模拟分析,最终发现运河沿岸6个主要热岛;在“节点评估”中,对6主要热岛地区进行重点分析,采集各地区重要节点热环境实时监测数据,进行重要节点热环境模拟,探索热岛成因;在“优化策略”中,根据热岛成因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热环境优化策略,具体的可以通过用地控制、风廊道控制、街巷尺度控制、垂直绿化控制等方法进行热环境优化。研究经由三类要素叠加下的物理环境分析对未来运河沿岸的最优物理环境进行了判断,为运河物理环境提升提供了管制措施(图7)。

 图7 物理环境优化措施汇总

Fig.7 Summary of 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城河空间形态系统不仅对运河的物质空间要素和物理空间要素进行了汇总和梳理,提出了优化措施,而且将影响运河沿线公共空间品质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进行了统一,为运河空间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统一平台。在运河项目中,通过该平台建构了城河格局体系、提升了公共空间品质。

在城河格局体系建构中,利用城河空间形态系统中对物质空间显性要素的分析,进行了运河高度分区控制、水边建设引导控制、眺望视廊构建,最终形成运河6个高度分区、4条滨水建设控制地段、8个眺望景观目标、13个眺望观景点以及12条眺望廊道;在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建构中,利用城河空间形态系统中对物理空间隐性要素的分析以及与物质空间显性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滨河公共空间建构和物理环境提升,最终建构了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19条风廊道、4类宁静区。

4.3  动静视觉观览系统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滨水地区汇聚了丰富的景观资源,但缺乏汇总和串联,构建统一的景观开发平台,通过“景、观”“动、静”两个维度视角进行景观系统开发十分必要。为此,本次城市设计构建了动静视觉观览系统,基本解决了滨水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为滨水地区景观资源的整合提供了范本。

动静视觉观览系统在统一底图上,综合景观评价法、观景分析法、观法汇聚法构建,将大运河的景观资源要素、观景空间要素进行了汇总,并与观法行为要素结合,回答了观什么景,在哪里观景,如何观景3方面问题,并借助该平台可以打造绿道网络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和运河特色景观系统。

景观评价法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景观要素进行了汇总,并将运河沿岸分为郊野区、历史街区、工业风貌区、城市居住区、城市生活休闲区五类景观分区,此外,对城市轮廓、建筑形态、视觉感受三类主要景观要素进行了评价,最终将运河划分为一级景观区、二级景观区、三级景观区。三类要素评价明确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各类景观要素的景观价值和观景对象。

观景分析法结合了滨水地区观景特征,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观景要素进行了汇总。通过实地调研和滨水地区特点,选取了“船”“岸”“桥”“楼”四类主要观景要素,并结合每类观景要素的高度特征,对每个观景要素“观”的方式(平视、俯视、远眺等)进行了探讨,并以“景观要素”为对象,进行了“观景要素”选择。通过该方法将运河“景观要素”和“观景要素”进行了结合,并构建了运河眺望体系,构建了运河“静”态观览体系。

动态观法汇聚法结合了滨水地区主要的慢行游览方式,将“静”态 “景观要素”和“观景要素”进行了“动”态提升。通过实地调研和滨水地区特征,选取了“船行”“步行”“自行车”三类游览方式,结合每类观览方式的观览速度、视廊关注范围和人的体力可达度,进行了基本观览单元划分、系统转换点设置、线路选择、节点设计和特色区段打造。通过该方法将运河“景观要素”、“观景要素”进行了串联,构建了运河“动”态观览体系(图8)。

 图8 运河动态观览体系

Fig.8 Dynamic viewing system of the canal

运河动静视觉观览系统不仅将运河“景观要素”和“观景要素”进行了汇总和组合,而且通过“静态观览”“动态观览”两个角度对运河“景观要素”和“观景要素”进行串联,为运河景观资源的整合提供了统一平台。在运河项目中,通过该平台进行了绿道网络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和运河特色景观系统构建。

在绿道网络系统构建中,结合动静视觉观览系统中的“景观要素”和“观景要素”进行沿河绿道公共空间打造,并结合“动态观览”线路,进行了大运河“景观八道”设计;在城市活力系统中,结合“动态观览”线路进行了运河深度体验游线设计,并结合“景观要素”进行了重要节点打造;在运河特色景观系统中,结合“景观要素”中重要景观要素及“动态观览”线路中重要节点及汇合点进行了“运河十景”的建构。

5
 

 设计理念和空间形态  

在对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全息系统、城河空间形态系统、动态视觉观览系统专项研究的基础上,跳出京杭大运河单一范围,从杭州层面把握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空间特色价值及观赏游憩价值,提出了“一河、一湖、一城、一江”大遗产区的整体设计理念(图9),并借助全息系统平台进行9类体系构建,突出运河历史廊道地区、线性地区、滨水地区的空间形态特征。

 图9 “一河、一湖、一城、一江”设计理念

Fig.9 Design concept of “one canal, one lake, one city, and one river”

5.1 设计理念

通过梳理京杭大运河、西湖、南宋皇城、钱塘江关系,以运河为游览线索,沟通绿道慢交通体系,串联观览游憩体系,构筑遗产保护平台,形成“一河、一湖、一城、一江”设计理念,其中运河与西湖水系连通、运河与皇城路径连通,运河与钱塘江节点打造,运河自身的意向再现是设计要点。

5.2 空间形态

 结合大运河空间特征及设计理念,从历史廊道空间、线性空间及滨水空间3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空间形态塑造。

5.2.1  基于历史廊道地区的空间形态塑造

在对运河历史廊道地区空间形态特征塑造中,通过多元文化营造策略,产城融合策略,建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策略,并进行历史廊道地区的空间形态塑造。

多元文化营造策略是以运河历史文化为核心,挖掘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特色与内涵,进行运河文化簇群打造。最终将运河文化定位为历史文化活态遗产,并通过融合其2000年历史长河的文化脉络,形成以运河古代历史文化为核心,近代产业文化为特色,现代都市文化为支撑,并以运河15个文化体验节点为支撑的运河文化(图10)。

 图10  运河文化体验节点规划

Fig.10 Planning of the nodes of cultural experience of the canal

在产城融合策略中,通过挖掘运河以漕运为核心的旧经济及以文化、物流、旅游为核心的新经济对运河经济、产业进行塑造,最终形成以生产性职能为主的旧经济及以文化创意、物流、旅游为主的新经济。并结合运河产业空间载体,将运河未来产城结构定义为京杭大运河带动三堡船闸工业遗迹公园-武林广场带、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新城带、塘栖历史古镇-运河湿地公园带发展的一河三带的产城融合结构(图11)。

 图11  运河产业热点策划

Fig.11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highlights of the canal

在建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策略中,针对京杭大运河遗产范围大、种类多,破坏因素存在差异、遗产之间联系较强等特点,构建了分类型、分时段、分计划、分监测因素和扩展保护背景的保护体系。

5.2.2  基于线性地区的空间形态塑造

在对运河历史线性地区空间形态特征塑造中,通过河城格局保护策略,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建筑特色塑造策略进行线性地区的空间形态塑造。

在城河格局保护策略中,通过高度分区控制、水边建设引导、眺望视廊构建三方面进行空间形态塑造。在高度分区控制中,通过对水感知度因子、交通路网因子、历史因子、土地低价机生态因子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京杭大运河线性空间沿线进行了6类高度分区的划分;在水边建设引导中,结合滨水岸线不同功能,对京杭大运河岸线进行划分,最终形成历史文化岸线、城市生活岸线、工业仓储岸线、郊野自然岸线4类岸线,并对每类岸线典型分布区域、设计引导策略及空间意向进行了设计。在眺望视廊构建中,结合眺望景观目标、景点及轴线特征,梳理了8个眺望景观目标、13个眺望观景点以及12条眺望廊道。

在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中,通过公共空间建构、物理环境提升、夜景规划三方面内容进行空间形态塑造。在公共空间建构中,通过对公共空间要素构成梳理、公共空间系统设计、重要公共空间设计进行运河公共空间打造,最终形成运河8个公共聚集区。物理环境提升中,在对运河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分析基础上进行通风廊道贯通、滨河绿网打造,最终形成运河物理环境提升规划。夜景规划中,分别对核心照明区、街道照明带、滨水照明带、门户照明节电、重要照明节电及地标照明物进行设计,最终形成运河夜景规划。

在特色建筑塑造策略中,通过建筑特色分区,地标体系控制进行空间形态塑造。在地标体系控制中,通过对重点区域的建筑风貌进行控制引导,展现运河杭州建筑的地域风貌特色。最终形成城市生活休闲风貌区、居住风貌区等5个风貌区。在地标体系控制中,通过对建筑物、构筑物等2大类5小类地标的梳理,优化了运河地标分布。

5.2.3  滨水地区的空间形态塑造

设计通过绿道网络设计、滨水空间活动策划、营造滨水景观等方式对运河历史廊道空间形态进行了塑造。

在绿道网络设计中,对滨河现有网络进行优化,对公共空间进行布置,对慢行路径进行完善。最终形成滨水绿岛、市域绿岛、城市绿岛为一体的运河滨水绿岛系统,其中重点规划 “景观八道”作为梳理公共空间的载体和纽带,以绿道为媒介,重组公共空间和慢行系统,串联主要的城市景观,组织游憩活动。

在滨水空间活动策划中,结合运河与周边湿地水系结构及运河沿岸城市空间,以延续文脉、亲近自然、多样选择为原则,策划市民活动,丰富城市生活,激发运河活力,最终形成生活休闲活动、旅游观光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体育运动活动及餐饮购物活动5类活动,并对其进行了活动分布策划及游线策划。

在营造滨水景观中,结合运河特征,甄选运河沿岸最具特色的10个新的景观节点,形成“运河十景”,与西湖遥相呼应,促进“一河、一湖、一城、一江”理念的形成(图12~图13)。

 图12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总体城市设计平面

Fig.12 Integrated urban design of Hangzhou section of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图13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总体城市设计鸟瞰

Fig.13 Bird’s eye view of the integrated urban design of Hangzhou section of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6
 
 专项设计和重点地区  

在设计理念和空间形态设计的基础上,选取运河历史、现代地段,门户、中心地段,城市、郊野地段6个地段进行设计,这些地段分别体现了运河历史廊道地区、线性空间、滨水空间三重特征。

在运河历史、现代地段的设计中,选取了武林广场城市中心端和塘栖工业园段。其中在武林广场城市中心段,设计通过疏通古新河周边履带,强化大运河与西湖联系,构建了商业步行空间横向连接武林广场与古新河公共空间节点来体现历史文化的交融;塘栖工业园段结合运河新产业,以“工业邻里”理念来组织工业组团,并规划形成工业园产业服务中心,形成商业商务、产业服务、居住的综合中心突出该段的现代活力。

在门户与中心地段的建构中,选取了杭州东站—艮山段、大运河三堡船闸段,其中杭州东站—艮山段通过连通杭州东站与大运河的联系,塑造大运河线性空间门户特征,大运河三堡船闸段围绕三堡船厂工业区改造展开,通过物理环境提升等方式塑造生态宜人的运河景观环境,塑造大运河线性宜人空间节点。

在城市与郊野地段的建构中,选取了大兜路街区段,运河北部郊野公园段。其中大兜路街区段通过串联历史文化资源点形成观游线路,体现了滨水空间历史活力特征,运河北部郊野公园段通过梳理运河支河及周边水系格局,形成聚集人气的景观节点。滨河设置丰富的体育活动及服务设施,激发城市活力,形成滨水空间现代活力。

7
 
 结语 

针对历史廊道地区开展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在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历史廊道的历史文化、线性空间、资源依托三重特征决定了规划设计的复杂性,但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又决定了规划设计的迫切性。本文针对历史廊道地区三重特征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提炼,以“历史文化信息的保护与发展”“滨水地区景观资源的整合”为目标,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建立相应的技术簇群,希望对构建历史廊道地区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技术路径和管理操作有所推进。诚然,该研究还有一定不足之处,如对各类理论方法间的关系有待探讨、各技术簇群的实践有待深化,期待学界进一步探讨。

(项目团队成员:王建国、杨俊宴、沈旸、李京津、金欣、戎卿文、陈海宁、曹俊、马奔、郝凌佳、张涛、钱舒皓、孔斌、郑诗茵,等。)


参考文献

1    KIVELL P. Land and the City: 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Urban Change[M]. London and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1993.

2    JENKS M,BURGESS R. Compact Cities: Sustainable Urban Form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M]. London: Spon Press,2000.

3    FLINK A C,ROBERT M S. Greenways[M]. Washington: Island Press,1993.

4    王建国.城市设计[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WANG Jianguo. Urban Design[M]. 2nd ed.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2004.

5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WANG Jianguo. The Modern City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M].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1991.

6    刘庆余. 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借鉴[J].东南文化,2013(2):29-35.

LIU Qingyu. Experience of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in Foreign Countries[J]. Southeast Culture Journal, 2013(2):29-35.

7    杨丽霞. 英国世界遗产地哈德良长城保护管理的启示——兼议大运河申遗及保护管理[J].华中建筑,2010(3):170-173.

YANG Lixia.Inspiration of Hadrian’s the Great Wal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UK World Heritage Site[J].Huazhong Architecture,2010(3):170-173.

8    唐剑波. 中国大运河与加拿大里多运河对比研究[J]. 中国名城,2011(10):46-50.

TANG Jianb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Grand Canal in China and Rideau Canal in Canada[J]. Famous Cities in China, 2011(10):46-50.

9    李泉. 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J].东岳论丛,2008(3):57-61.

LI Quan.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anal Culture in China[J]. Dongyue Journal, 2008(3):57-61.

10    王志芳,孙鹏. 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 中国园林,2001(5):86-89.

WANG Zhifang, SUN Peng. Heritage Corridors:A Comparatively New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Method of Heritages[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1(5):86-89.

11    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J]. 城市问题,2004(1):28-31,54.

LI Wei,YU Kongjian, LI Dihua.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eritage Corridors and the Protection of Grand Canal[J]. Urban Problems,2004(1): 28-31,54.



Copyright © 2007 徐州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由徐州网站建设行业领跑者徐州亿网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1208号-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新安路规划局北楼  邮编221008  电话80805117

苏公网安备 320393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