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院内新闻
人事教育
 
新闻资讯

展开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打量一个个现代化企业乘势而起,欣赏一张张靓丽多姿的城市名片……人们会发现,有一个独特而神奇的发展助推器——高新技术产业。

  为给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好的孵化发展平台,泉山举全区之力完美打造徐州软件园,成功源于创新,这也是泉山经济转型和产业提升的生动诠释。

  徐州,人文经典,泉山,禀赋优越。进入新经济时代,当诞生于美国硅谷、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敲开古彭的城门,泉山,以超越时空的智慧揽其入怀,当仁不让。


  软件园研发楼效果图


  淮海硅谷——大学科技园


  科技广场鸟瞰


  两岸携手,幸福动画《百吉学堂》


  神采映画动漫影视基地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泉山区敏锐地抓住了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提出“率先建成江北现代服务业强区,向全省一流城区进军”的奋斗目标,坚持把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首选产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徐州软件园是其中的典范。在整个淮海经济区无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泉山区以政府为主导,自筹资金投资兴建了徐州软件园,不仅填补了淮海经济区在软件园建设方面的空白,而且还引领了整个徐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缔造出创新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云龙湖畔,凤凰山麓。有着“淮海硅谷”美誉的徐州软件园,正以百倍的热情、无限的生机演奏着“财富、活力、创新、和谐”的华美乐章,逐步成为泉山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引领徐州乃至苏北经济创新发展。

  从无到有 试水“黑白棕”三色产业

  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泉山怎么办?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全面开启“科技长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是泉山的抉择。建设徐州软件园,正是泉山区委、区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增强未来泉山区发展后劲意义极为深远。软件园整个项目投资6亿元,由泉山区自筹资金投入,用泉山区委书记张引的话来说是“举全区之力”,集中泉山区的优秀建设管理人才,自主投资、自主建设管理、自主招商运营。

  在软件园产业定位上,泉山区大胆地提出了发展“黑白棕”三色产业。

  其中,“黑”色产业即煤矿管理与监控应用软件。徐州是省内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入驻徐州软件园的企业将充分利用和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的智力资源和徐州矿务集团的煤矿资源,担负起煤矿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发重任,开发出可以实现人机、机机对话与远程控制的矿山物联网系统。

  “白”色产业即医疗电子器械嵌入式软件。医疗电子器械是徐州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医用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监测站、医用视频软件等20多个产品在全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而“棕”色产业,则是充满楚风汉韵的汉文化创意动漫。徐州乃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以棕色汉服为代表的汉文化成为入园动画设计公司的创作源泉。

  在这种产业定位下,目前,徐州软件园一期已入驻企业115家,汇集了江苏集群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矿智慧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神采映画影像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以研发矿山应用软件、医疗软件和汉文化创意动漫制作等特色产业。

 著名软件集聚区

  服务外包示范区

  中国一流的生态软件园

  物联网研发中心

  动漫基地

  多重角色 凸现“集群化”产业优势

  泉山区的实践证明,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要素很多,而关键要素主要有七个:政策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化环境、基础设施、本地市场、人才教育水平、资本环境。在政策环境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泉山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做强做优“主力军团”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

  据介绍,徐州软件园按照物理园区与虚拟园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科学统筹创新研发、软件开发、应用推广三个环节。正如入驻企业所说:“三环相连”,环环配套,突出的是“集群效力和效率”,着力解决软件企业分工不明、公共平台建设不足的老大难问题。

  “没有政府打造的公共技术平台和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条,‘百吉学堂’这个自主品牌是不可能在徐州产生的。”制作出我市第一部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原创电视动画片《百吉学堂》的徐州百吉堂多媒体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春美女士感慨地说,这一全国首部幸福主题动画近日将在两岸三地同时开播。

  产业集聚更需人才集聚。泉山区抢占创新“人才高地” 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09年以来,泉山区积极实施“333工程”和“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等人才工程。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泉山发展,斯坦福大学吴琛、霍佚杰博士回徐创办徐州泰诺仕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和徐州市胜科药物研发科技有限公司。徐州英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成等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各获得资助100万元,入选人数占全市城区的50%,2人成功入围中组部“千人计划”。徐州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有限公司谭国俊等3人入选省“333工程”人才,徐州上若科技有限公司史丽萍等14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

  打造“核心引擎” 助力泉山区经济转型

  5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徐州软件园的江苏集群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二楼研发部,50多名研发人员正在忙碌着,有的在仪器前测试芯片,有的在记录数据,虽然场面安静,但却让人感到了一股硝烟弥漫的气势。“我们时刻都在跟市场赛跑,跑得快就能赢得商机,跑得慢就将被淘汰。虽然我们荣膺‘中国软件创新十强企业’,但竞争对手还很多,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慢自主创新的脚步。”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占勇先生对记者说。

  与江苏集群信息一样视研发为生命的企业,在徐州软件园还有很多。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徐州软件园入园企业还将超过400家,通过双软认定的企业达到100家;发展8-10家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软件骨干企业,开发出30-5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类软件产品;入园企业总营业收入将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力争2012年达到25亿元,2015年达到70亿元。

  这一切都得益于泉山区“实现从跟进式发展向引领型发展”的战略定位,目的只有一个——使徐州软件园成为我市乃至淮海经济区发展知识经济、吸引高科技人才集聚的重要品牌,更高的层次推进泉山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转型。

  据了解,新兴产业占地少、效益高、发展后劲足,对人才、知识、技术依存度较高,泉山区发展新兴产业的综合优势十分突出。因为,作为徐州市的中心城区,泉山区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人居环境优美;科教人才资源发达,辖区汇聚了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等十几所高校、科研院所,拥有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国地市级城区中优势明显。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对泉山区发展新兴产业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实干创造未来。近年来,泉山区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目标,自觉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抢抓国内新科技革命的现实机遇,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总体发展思路是按照“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激发活力”的理念,突出招商引资,加快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做强新兴产业,努力把泉山区建成徐州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领跑江北,比肩苏南,进军全省一流城区。

来源:徐州日报


Copyright © 2007 徐州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由徐州网站建设行业领跑者徐州亿网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1208号-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新安路规划局北楼  邮编221008  电话80805117

苏公网安备 320393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