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有千百条。苏州工业园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进程中,借鉴新加坡经验,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了一条"区镇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1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在大力发展中新合作区的同时,积极带动区外各镇协同发展,基本形成了区镇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全面一体化。特别是去年以来,通过开展"二次创业"、转型升级,苏州工业园区再次发力,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亲商理念最好、协调发展最佳、核心竞争力最强、经济效益最高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区内区外一个样 288平方公里规划全覆盖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进程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规划,这在园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中,同样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与其他开发区"先区内、后区外"的做法不同,苏州工业园区从1994年建区一开始,就对各项规划实行了区内区外全覆盖。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娄葑、唯亭、胜浦三个镇,全区户籍人口33.94万,常住人口81.76万。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了科学超前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
工业规划配套成龙-- "3+5"产业布局直接延伸到各镇
根据规划,园区产业采取"3+5"的结构布局,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三驾马车"继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纳米技术、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融合通信、环保五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均采取"产业链"招商、上下游配套的方式,从中新合作区直接延伸到区外三个镇,通过规划引领他们配套协同发展。
娄葑镇发挥近城靠区优势,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商贸经济、楼宇经济、创意经济;唯亭镇发挥交通临湖优势,以城铁、高铁建设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形象、产业能级和服务功能,加快建成现代化、生态型北部门户;胜浦镇发挥园区昆山双向辐射优势,推进呼叫中心特色产业基地和金光、东方光纤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产业配套和服务配套,加快建成规划科学、建设精致、环境优雅、配套完善的城市副中心。
商住规划层次分明-- 133个行政村全面撤村建居
为了既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又高标准地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苏州工业园区根据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不同经济和景观价值,设置相应的用地类型和住宅类型。
住宅用地分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三个层次,商业设施按城市级、分区级、邻里级三级配套。 16年来,区外三个镇按照"中新合作区-三镇副中心-新型社区"的规划体系,根据城市级标准不断配套建设商业设施,如今均已成为具有地标建筑、拥有繁华街区的城市副中心;而每个居住区均以邻里中心的方式集中设置社区主要的配套设施,集商业、文化、社区服务于一体;工业区以综合性便利中心的形式为外来务工人员设置集中宿舍区和商业便利服务设施。
截至2009年底,813个自然村庄全部完成拆迁,累计建成动迁小区88个;86%的被征地农村居民入住小区;133个行政村全面撤村建居,共建成49个社区,农村行政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迈出关键步伐。
专项规划互相配套-- 为城市化进程做准备留空间
除了全覆盖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苏州工业园区还制定了大量专项规划。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城市形态风貌规划、商业空间利用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
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园区注重完善立体道路交通设施及公共交通规划,深化公交规划,研究地铁、轻轨、出租车、公交车等出行比例,为苏州工业园区今后实现立体交通网络系统及早规划。在规划中,鼓励公交进住区,公交与镇区商业、新镇中心及住宅组团紧密结合,地下与地面、地上交通衔接,完善公交、商住、停车等设施配套,减少平交,加大畅通度。
园区鼓励在居住区、商业房、商住楼设计建造立体多层、高层停车库,可不计容积率。严格控制主要道路两侧用地,形成良好的都市景观带,并预留立交备用地。可以说,通过这样区内区外统一规划、城市乡镇全面覆盖,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的288平方公里均已实现城市化。
城市乡镇一个样 经济总量基本形成6:4格局
如果把中新合作区比作一台动力强劲的引擎,那么这台引擎直接带动的就是区外乡镇这几个巨大的车轮。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亿元,其中,区外三个镇完成602.8亿元,占园区总量的5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亿元,其中,区外三个镇完成40.89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园区总量的38%;至2009年末,苏州工业园区引进合同外资37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0.5亿美元,其中,三个镇完成到账外资8.45亿美元,占全区总量47%,外向型经济继续领跑全市乡镇。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基本为6:4格局,三个镇的总和已占全区总量40%左右,部分经济指标超过50%。
镇域经济飞速发展--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16年前488倍
1994年刚开始建区时,园区一乡四镇(娄葑乡、唯亭镇、胜浦镇、斜塘镇、跨塘镇)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亿元,财政收入0.39亿元,累计注册外资0.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41亿美元。
2009年,园区三个镇(娄葑、唯亭、胜浦,斜塘与娄葑合并,跨塘与唯亭合并)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等分别是1994年的53倍、488倍、38倍和22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胜浦镇完成4.01亿元,唯亭镇完成13.8亿元,娄葑镇完成23.08亿元。镇域经济今非昔比,这既是上一轮区镇一体化发展的成果,也是推进区镇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区经济持续发展-- 所有社区可支配收入超500万元
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将农村集体资产置换成标准厂房等优质资产,让村委会改成居委会后依然可以发展社区经济,既解决社区公共开支来源,又对被征地农民分红;另一方面动员各镇在现有土地资源中配置不少于20%的土地用于富民载体建设,至今累计已建标准厂房230万平方米,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经济发展。
至2008年末,园区各镇所有的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撤村建居,共建立了49个社区居委会。 2009年,通过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所有社区可支配收入超500万元,有些社区可支配收入达数千万元。
合作经济迅猛发展-- "三大合作"组织年分红8049万元
为了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并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推进"三大合作"。
全区49个社区全部完成股份合作社改革,并成立了5家富民公司、1家大闸蟹专业合作社,累计参加"三大合作"组织的农村居民67379户,100%的农村居民享受集体资产股份量化,人人拥有社区集体经济股份,30.3%的农村居民投资加入富民合作社。
2009年,全区55家社区股份合作社全面实行年终分配,"三大合作"组织年股红分配总额达8049万元,比上年增长43.4%。合作经济已成为园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被征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市民农民一个样 450余亿元打造社会形态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衡量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城乡一体化水平,既要看地标性建筑、道路交通等城市空间形态,也要看城乡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经济形态,更要看城乡居民就业、收入、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社会形态。园区各镇负责人坦言,打造这第三个形态最难,但同时也是亮点最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苏州工业园区累计投入451.67亿元资金,其中:用于动迁安置195.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179.59亿元、动迁社区改造13.91亿元、生态环境优化14.33亿元、社区公共服务24.5亿元、民生保障23.44亿元。其中,三个镇合计投入316.67亿元,占70%。同时,区财政安排当年土地拍卖收益的15%,作为区镇一体化发展建设资金。
通过大开发、大拆迁、大发展、大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大提升。
现代化的农村新型社区服务。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农村居民就业率在95%以上
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不仅有利于增加收入,更有利于转换职业、融入社会。为此,苏州工业园区先后出台了鼓励农民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各镇始终把促进农民就业放在一切工作首位,各个社区也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对园区农村居民大中专毕业生、"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确保农村居民就业率在95%以上。
1994年,园区乡镇下辖132个行政村,总人口15.2万人,农业人口约占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025元。到2009年底,园区96%以上的农民已成为城市型社区的居民,失地农民劳动力就业比例为95.2%,其中高薪收入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分别为9.3%和1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18元,比 1994年增长4.7倍,年均增幅1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78:1,低于苏州全市平均水平。
创建创业孵化基地-- 投资性财产性收入占比达45%
一人创业可以带动本地多名农民就业。
为此,苏州工业园区以及各镇、各社区都将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发展民营经济,放到突出位置。园区出台了鼓励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免费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困难人员认定、灵活就业公积金补贴等。各镇各社区也拿出设施最全的厂房、市口最好的店面,作为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的孵化基地。其中,胜浦镇维修一条街等5个孵化基地已被评为园区首批创业孵化基地。
截至2009年末,全区私营企业主已达到1.3万名,其中本地私营企业主约1.1万名,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于无能力自主创业的一般农民,则采取投资入股、组建富民合作社、实行联合创业的办法,吸引全区30.3%的农村居民投资加入富民合作社。2009年,投资性财产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45%,比苏州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1.8个百分点。
实现城乡社保并轨-- 被征地农民每月养老金已达770元
近年来,园区社保体系不断完善。
2004年,园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纳入养老保险。 2005年,园区进一步完善农保制度,将政策性"农转非"等历史遗留问题人员纳入了农保制度,并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更名为城乡社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08年,园区出台《关于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意见》,将园区开发建设以来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年龄段人员纳入公积金养老体系,惠及了全区9万群众。
2009年12月,园区又出台《关于完善历史遗留问题人员社会保障的意见》,将历史遗留问题人员纳入公积金制度,惠及7000多人。并将城乡社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公积金制度并轨,在全区范围内实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园区公积金制度。累计已有15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目前,园区被征地农民每月养老金待遇已达770元,名列全市榜首。同时,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轨。
公共服务全覆盖-- 11所中小学校率先实现区级直管
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被征地农民足不出村(社区)就能享受到高度发达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到2009年底,园区区镇两级共投入资金6.32亿元,改造社区29个,全面提升社区公共设施,在全市率先实现动迁小区燃气入户。
基础教育全面升级,园区成立以来,共撤并了80多所乡村小学和教育点,完成了对所有中小学校舍的新建、改扩建。截至2009年底,先后有11所中小学校实现管理体制升级,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级直管。
积极推进镇级医院升级改造和设施完善,拥有二级综合医院1家,一级综合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6家,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逐年提高。
积极开展"一镇一品、一镇多品"特色文化活动,建立健全以镇文化站为龙头的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培养农村居民文化队伍,大力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大力推进"农民变市民"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从职业、居住、户籍,到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全面融入城市化。
来源:城市规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