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湖东山的元代木结构建筑轩辕宫正殿是2006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苏州太湖地区惟一仅存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江南地区也存量极少,弥足珍贵。然而受种种因素影响,柱头腐烂、虫害严重等不断困扰着这处老木屋。其中最致命的“重伤”来自木建筑西北角柱下沉,导致了前沿斗拱拉斜后断裂外滚,如果不及时矫正,很可能危及整个建筑的构架。“触及元代木结构建筑核心技术的大修这还是首次,难度非常大。”昨天,正在制定维修方案的吴中区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再次来到现场,为了全面充分掌握各种数据,反复进行测绘及勘测。“施工架年初就早已搭好,但迟迟不敢动工,足见这座建筑维修的难度之大。”
古木屋是座古代建筑 “信息库”
轩辕宫位于吴中区东山镇杨湾蒉家山麓,相关资料记载,原名杨湾庙,创自唐贞观二年,到南宋绍兴间重建,元末再重建,明弘治及嘉靖十九年复修,清顺治十年由里人席本桢大事修缮后保留至今。
轩辕宫依山傍水,景色秀美,该庙原有山门、碧霞元君祠、城隍庙、正殿、火神殿等建筑,现在仅存正殿及后期修建的城隍庙。杨先生在东山当地做导游多年,他告诉记者,不少游客到这里都会特别感叹: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形体秀美,实在不多见。而据业内人士称,地处江南的木建筑受气候潮湿等因素影响,很难保存。而这处元代木屋不仅就在太湖边上,而且大部分构架还保存了元代的旧物,其建筑特有的防潮湿、防风防漏雨等技术均有许多可以研究之处。轩辕宫正殿,规模不大,却气宇轩昂,作为江南早期木构建筑的重要遗存已经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大殿上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元代旧物,正殿单檐歇山,“澈上明造”、翼角飞翘,形体秀美。其“侧角”、“升起”的四角立柱尚保存了宋元的做法。山花板采用“五铺作双下昂”式,后尾“偷心”、昂下用真“华头子”、“鞴楔”,与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相似。这些做法实例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而明清两代大修也留下了众多的时代信息,对研究古代木构建筑的演变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业内人士称:“这是一座古代建筑的信息库。”
“大修”触及元代木建筑技术核心
受自然风化、虫害等因素影响,损伤严重的轩辕宫也经历了几次大修。其中1957年修复了戗角桁条,部分屋面落地。 1973年修复正殿工程时,侧重对大殿的屋面、围墙、塞口墙、月台、门窗等进行修理。 1975年修建了轩辕宫正殿的护基,包括殿后山坡开挖、砌石驳、整石栏等。第四次大修则对腐烂木结构进行化学加固……但每次大修都没有真正触及元代木建筑的技术核心。“首先要找出角柱下沉的原因,再采取措施阻止沉降并对拉斜的斗拱进行修复。”吴中区文管会地面文物科全科长告诉记者,这处维修工程是他所接触到单体价值最高、难度最大的建筑。维修方案从2006年开始制定,一直至今迟迟不能定稿,就是为了慎重再慎重。“虽然在元代《营造法式》中对木结构建筑有理论数据的记载,但具体到每一幢单体建筑都有各自的差异性。”全科长举例说明:轩辕宫全木结构正殿的柱子朝着房屋中心均有一个斜角――古代建筑中这个斜角起着支撑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个角度到底该是多少?经过600余年变迁,现在侧角的角度肯定不是最初的样子。而元代《营造法式》中虽然有记载,但轩辕宫是农村的乡间建筑,而且作为建材的柱子本身并不直,呈一定的弯角,这些均给修复工作带来难度。此外,这处建筑经过多次修复,至今到底保留了多少元代构件?鉴定工作也存在着一定难度。最后一次的“化学加固”改变了木结构建筑的许多特质,使得修缮工作更加“扑朔迷离”。
工程所有信息均会被收集
据工作人员介绍,国宝建筑轩辕宫正殿的大修除了排除险情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维修了解更多建筑信息。
针对木屋西北角柱下沉,他们先期对轩辕宫所在地的地质结构进行了勘测,结果发现,依山而建的轩辕宫后部建在岩石上,而前部则为泥土堆层。“这对判断角柱下滑是因为泥土松软还是因为流失滑坡等都有重要价值。”经过分析、开挖探沟、打孔、开眼等手段,文物专家正在对建筑做进一步研究。而此次大修另一个难度便是经过前一次对木构件的“化学加固”改变了木结构的“软度”,“原来木构件可能移动一下或者拉一下都没关系,但因为有了化学加固,使得整体结构变硬,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通过维修,古建筑里的许多不为人知的建筑“密码”将是一笔不小的宝藏。据技术人员介绍,在修复中,他们除了对每一个构件编号、恢复原样外,还将对所有构件尺寸、损坏情况、沉降度数等进行详细记录。“现存的数据大多为理论资料,而轩辕宫维修将是古代营造理论的一次实践佐证。工程结束后所有信息均会被收集起来,最终集结成册。”工作人员介绍,轩辕宫正殿大修工程预计将于6月下旬全面展开.
作者: 来源:城市规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