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城区位于徐州市城市的东南部,东起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西抵拖龙山,南临连霍高速公路,北接故黄河风光带,总规划用地5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8平方公里,规划期人口20万,远期可容纳40万人生活居住,其中大龙口水库周边地区10个平方公里为新区起步区。
徐州新城区建设是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圈、五轴、四个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解决徐州市由“单核心、摊大饼”式的发展向“双核心、五组团”城市空间结构转变、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并满足未来建设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发展需求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在目前老城区已没有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发展新的城市中心,对于提高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无疑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徐州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徐州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第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东陇海产业带的支撑点和陆港经济的产品集散地,必然需要一个能为整个区域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区位优越、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核心地区。
新城区选址在京福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两大交通干线的交会点,通过城市快速干道将高速交通直接引入新区中心。新城区东北紧临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客站,东南距观音民航机场仅20余公里,因而具有极为便捷的区域快速交通条件,这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汽车时代提高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效率、构筑1小时紧密城市圈、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吸引作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徐州成为南、北、东、西大城市之间的“平衡点”和商务、会议活动的优选地点。由于距离老城中心仅8公里,可以借助老城以及北部的坝山片区和西部的铜山新区建立高标准的服务设施,尽快形成核心的服务功能。新城区依托大龙湖和故黄河风光带,西靠托龙山脉,东南紧临吕梁山风景区,可谓山水天全、自然风光秀美,可以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复合型的网络状生态结构,加上良好的地势和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开阔的发展空间,将使其成为面向区域、服务周边、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
按照徐州市新城区发展目标,至2020年,该地区将成为以现代区域交通为依托,以商贸、金融、文化、信息、会展、教育、居住、高新产业等为支撑的设施完备、环境良好、风景优美的城市新区,同时也是徐州市新的“门户”和“窗口”,是徐州市对外联系的口岸,是徐州市作为区域型中心城市对外服务的主要城市组团。起步区作为新城区建设的起点,担负着沟通老城联系、建立基础设施、聚集人气资源、确立形象定位等重要责任和功能,起步区建设直接影响着新区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是整个新城区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
■新城区的规划
规划中的新城区总用地6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6.6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是区域性的商务、金融中心,是徐州市行政办公中心,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新城区的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一环、四带、五区、十组团”。“一心”:以大龙湖及周围绿地构成的生态核心。“一环”:由拖龙山及城市生态控制隔离带组成的新城区生态绿环。“四带”:新城区各片区的城市公共绿地。“五区”:由城市绿带分割的五个片区。“十组团”:一片工业、物流、居住综合功能组团、五片居住组团、两片教育科研组团,一片商务办公组团、一片商业、居住综合服务组团。
新城区在公共设施规划上,将合理组织公共设施的布局,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满足公共设施的职能与协作关系上的协调统一,使公共设施与城市其它功能有机结合。强化市级中心职能,在中心区建设成由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中心构成的复合同心。
在绿化结构上,新城区以大龙湖为绿地中心,以组团间的生态控制区为放射绿地,向周围农田、故黄河辐射,与周围绿地相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形成本区特有的整体绿地系统。
来源:徐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