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院内新闻
人事教育
 
新闻资讯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又一次损失惨重的地震灾害。   
  面对地震这样的重大地质灾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地防灾避震,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建设领域可以为防灾避震作出哪些贡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简称审查委员会)委员、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总工马东辉教授。灾情预防是关键   
  马东辉教授告诉记者,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居住的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地面高楼如林,跨度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的各种桥梁比比皆是,产业规模随经济规模发展不断扩大,地下电力、通讯、燃气、供水、污水管网密布……应该说,当今的城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为人类提供居住环境的概念,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越是庞大的系统本身越是脆弱。作为一个系统,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形成连锁反应,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面对如地震这样的重大地质灾害,遭受的损失也就越是惨烈。因此,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国际上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就是预防为主,“防抗救避”相结合。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在灾害来临时,为应急救灾提供支撑,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灾情预防涵盖很多环节和领域,就建设领域而言,对城市道路、建筑物、水电等基础设施做好抗震设防和规划建设等预防工作是我们重点考虑的方面。   
  基础设施设防是重点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道路阻断,灾区的人逃不出来,外面救援的人、物质、大型机械设备无法及时到位。在灾情发生后,时间就是生命,最快速度展开有效的救援行动,大量伤员可以得到及时救治,灾民可以得到妥善安置,破损管网可以得到及时抢修,总之能把损失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灾害发生时,灾区只要有5%的道路能用,就能保障救援工作的顺畅展开;只要有5%的水、电、燃气等提供生存保障的基础设施完好,就能为灾民安置、医疗救治等救援行动提供有力支撑,因此从应急保障的要求进行基础设施的防灾规划和建设工作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应该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工作。   
  防范次生灾害是要点   
  在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后,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火灾、疫情等次生灾害的危害不可忽视。历史统计数据表明,地震造成的直接人员伤亡只占整个灾难过程伤亡人数的30%%"40%,即超过一半的人员伤亡是由次生灾害造成的。如1995年1月17日,发生在日本的阪神地震。这次地震是7.2级,造成的损失除房屋倒塌引起大量伤亡外,最严重的是地震后引发的火灾。由于煤气管道破裂,使煤气泄漏,引起熊熊大火,约有200多处。房屋设计中木结构材料过多,大量使用易燃装饰材料,更增加了火灾造成的损失。这次地震最终死亡人数达到5466人,3万多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受灾人口达140万人,被毁坏房屋超过10万栋,生命工程和公共设施严重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超过960亿美元。因此,防范次生灾害发生不可忽视。   
  抗震规划是有效手段   
  马教授认为,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做好城乡防震抗震防灾规划是建设领域抗震防灾的有效手段。首先要针对防灾救灾要求,对道路、水、电等防灾基础设施中这些可以作为防灾救灾依托的防灾保障基础设施进行重点规划建设,从而从根本上为灾时应急救援和灾后生活提供可靠保障。如道路、水、电等单独拿出来,在日常普通生活保障之外,有一个这样的基础设施应急系统的存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城市本身的防灾能力和抗灾水平。   
  其次是做好重点保障点的防护工作。如指挥中心、医院、重大危险源、大型疏散场所等重点单位,要做好紧急自动处置措施保障,避免发生连锁灾害,造成更大的损失。比如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燃气管道系统都设置了自动紧急处置系统,在发生地震等灾害后,各个阀门都有自动切断功能,可以避免管道里残留燃气泄漏造成的火灾发生,地铁、快速铁路等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在日美以及印度、墨西哥等国家都进行了建设并在多次突发灾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事实证明,对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要害系统,由于其规模大系统复杂,灾害发生后完全靠人进行险情的处置效果往往不明显,在一些关键的、要害的部位设置自动紧急处置设施的效果显得越来越重要。   
  再次就是要建设好避灾场所,通过防灾据点建设改善避灾疏散条件。从目前的情况看,全面提高城市抗震标准是不切实际的,对一些节点、关键点进行改造升级,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从目前国内来看,如北京等城市做了一些紧急避灾场所建设的试点。但这些紧急避灾场所往往是选择空旷地点,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这样的点也不是很多,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这次汶川地震就暴露出了这样的缺陷,地震过后连续多天的大雨天气给救灾和灾民安置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学校、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可以建设成为“防灾据点”以提高抗震防灾的效能,如日本在阪神地震后的七、八年间,将所有的学校进行了加固,提高了抗灾标准,既可提高人员密集建筑的抗震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并作为避灾疏散的据点。研究表明,大规模提高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标准,投入不到该建筑总造价的10%可以将其抗震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可见此举对抗震防灾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   
    加强抗震防灾研究是方向   
  马教授表示,作为建设领域抗震防灾的专门工作者,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地震等灾害的研究工作。目前他们正在进行的有关研究工作包括:   
  1.防灾空间研究。从规划的角度入手,研究防灾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了水电、道路、通信、管网等八大系统。目的是要在地震发生后,救援进去得更快、水电等基础设施恢复得更快。   
  2.城市用地适宜性规划,重点是建设用地防灾选址要求和规划,避免山体滑坡等危险场地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区造成的潜在危害等。   
  3.地震次生灾害的预防。   
  4.疏散规划的研究。包括防灾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道路的规划。包括建设用地适应性规划,如何避免山体滑坡等地质条件对基础设施的破坏等。   
  5.现有建筑物改造规划,重点是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的高密度城区的抗震能力。   
  6.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研究。   
  马教授表示,综合防灾规划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他看来,这是一项体现在决策管理层面的重要工作,因此超越技术层面的对待,理顺体制原因造成的障碍,对推进城乡抗震防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保护经济建设成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版权所有: 《中国建设报》


Copyright © 2007 徐州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由徐州网站建设行业领跑者徐州亿网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1208号-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新安路规划局北楼  邮编221008  电话80805117

苏公网安备 320393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