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院内新闻
人事教育
 
新闻资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个区域整体发展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这个预就是规划。规划的好坏,关系到区域全局发展的顺利与曲折乃至成与败。因此,当2002年区划调整、发展舞台扩展到258平方公里时,高新区便响亮地提出了“规划创新”这一事关发展全局的理念。根据“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在数年时间里,高新区用面对全区、放眼未来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创新规划,将全区“画”成了一个现实美丽而又充满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和谐家园。

  “规划也是生产力”

  【观点】投影仪正将一幅幅图片投射到前面的屏幕上。一批专家学者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画面上,商贸金融区、工业物流区、科技研发区、新农村建设区,各区域之间分工明确,功能配套齐全,整体规划科学严密。看着这套规划,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居易感觉眼前一亮,连连称赞规划理念科学、超前。这就是苏州高新区对258平方公里范围作的整体规划。

  对于规划,高新区曾经有过一段“隐痛”。1992年,高新区启动开发建设之初,手上拥有的资金只有2000万元贷款,建设面积也只6.8平方公里。后来,高新区区域面积一度扩大到52平方公里,再扩展到 258平方公里。由于资金的短缺,也由于区划的不断调整,建区15年的苏州高新区曾经经历了10年时间被称为“穷人建设”的滚动式开发,只能用有限的资金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有限的规划。

  2002年区划调整给高新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大舞台需要大规划。区划调整之初,高新区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规划创新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上,高新区工委书记王竹鸣明确提出“规划也是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众多专家的参与下,一个涉及258平方公里范围、面对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长远规划逐步形成。

  “人文关怀推动城市发展”

  【观点】与传统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不同,现代城市规划更多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而在规划大师、《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简·雅各布斯看来,城市规划更多应该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她明确提出,在城市规划中,人文关怀才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动力。

  苏州高新区的规划创新正是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世界最著名的零售商,特易购、麦德龙、家乐福、绿宝广场等都在高新区各小区周边开设了分店,仅仅狮山路便汇聚了近30家金融机构。30多个街头公园点缀在各小区旁边,在寸土寸金的高新区,还建有苏州最大、面积达40公顷的新区公园……凡是居民生活所需,购物、出行、娱乐、休闲,都如此便利。

  “文脉是城市之根”

  【观点】不仅建成区充满了人文关怀,苏州高新区对其它区域的规划,同样也充满了人文氛围。

  在苏州大市甚至是华东地区,白马涧生态园和树山生态村如今都已是声名鹊起。这两个后来居上的旅游休闲点,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却都给游人和参观访问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在于:它们“文化味特别浓厚”,一种文化的氛围往往渗入游人脑海中并挥之不去。

  2004年,一位即将到退休年龄的女性,有时带着一些年轻人,有时则独自一人,不管阴晴冷热,执著不断地在高新区的山山水水之间攀登跋涉。此前,她已在各类史籍中经过艰苦的整理获取了大量文史资料。在两年的考查之后,她仔细地写下了一本小册子。这位女性就是著名作家徐卓人,这本小册子,就是《苏州高新区生态文化源保护利用课题概念报告》。后来,经过高新区党政领导全体研讨,这本小子成为了高新区文化保护发展的框架,成为了其它各个涉及文化发展的规划所必备的参照。

  在谈到《概念报告》的意义时,徐卓人说,一座城市只有用文化唤起百姓的骄傲和归属感,才值得留恋,才有凝聚力,才有竞争力。文化才是和谐之源。关心文化,就是关怀人本身。在苏州高新区的规划中,始终把文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以人为本的苏州高新区,不仅成为高新区人的和谐家园,也使前来投资的中外客商留连忘返。在苏州高新区生活了10余年的丹麦客商彼特先生便深深地爱上了高新区:“苏州高新区太漂亮了,像个不用购买门票的大花园。在这里,除了工作,还能享受。”

作者: 高欣闻 来源: 《新华日报》


Copyright © 2007 徐州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由徐州网站建设行业领跑者徐州亿网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1208号-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新安路规划局北楼  邮编221008  电话80805117

苏公网安备 32039302000125号